“電視劇《神話》里有句臺詞:歷史對于你們來說,是資料,是文物,是考古推測,可是對于我,卻是兩千年里每一天真實的生活。是的,作為一名曾經穿越到民國的電機人,中國電機的發展歷史,對我而言,也是一份份珍貴的回憶跟經歷!
背景:
中國某電機廠一名普通工人(以下用代號“小張”代替),機緣巧合穿越到民國3年,因為熟悉電機方面的生產,被招進上海一家剛剛開辦的“錢鏞記電器鋪”,日常主要負責收購、修理、出售一些小型直流電機、電風扇和小電器。
01
有一艘小小的船,漂泊過東南西北,西北東南
用小張的話來說,他當時務工的那家電器鋪,可以說是全中國最早的一家做電機生意的鋪子。
但是,他們店的資金不夠,所以被一家民國5年創辦的華生電器制造廠搶了先,那家制造廠在1917年仿制成功了我國第一臺直流發電機,而他們鋪子在后一年才制造出來一種小型電鍍用直流發電機。就晚了一年左右的光景,他說:“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遺憾,用你們年輕人的話來說,就是血虧!
一開始小張的日子過得還算順心,后來在鋪子里干久了也想謀求更好的發展,畢竟“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他在1929年就去了華通電業機器廠,當了個小工程師!氨緛硪磺卸际欠穩當當的,我們那個廠在“八一三”之前,人數也是達到了900人,可是就在8月13號那天,日軍大肆進攻上海,狂轟濫炸,虹口、閘北區的電機工廠損失十分慘重,很多電機廠為了維持生存,都紛紛內遷到重慶、衡陽這些地方,我們廠本來也準備內遷,但是因為一些任務在手,遷建工作延遲了,我們也受日軍入侵的影響,被迫停產,直到1938年春天,我和一些同事搬到“租界”,繼續生產風扇、手搖發電機等產品”。他們廠后來也在1941年改組成立華通電業機器廠股份有限公司。
回憶新中國成立前的那段與電機相伴的日子,小張總是不禁想起一句歌詞“經過風暴涉過險灘,憧憬已渺夢兒已殘”,他說,那時候在飽受日本侵華戰爭的創傷和國外產品的擠壓下,他們電機工人真的是十分艱難的生存著,生怕哪一天自己的廠就要倒閉,一不小心就成了下崗工人。
02
蘇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自身
“新中國成立后,我就基本上退出電機業的江湖啦,我們國家的電機產業也開始統一起來了,1952年冬天的時候,我那會兒在上海一個工業大學教書,就聽學生們說機械部電工局要在哈爾濱組織進行全國第一次電機統一設計。那時候不是在搞‘全面學習蘇聯’嘛,他們就仿蘇A、AO系列設計出了J、JO系列小型異步電動機,又仿蘇C、CM系列研究出了中國T、TD系列中型同步電機!卑葱埖脑拋碚f,蘇聯老大哥在當時還是幫了很大忙的。
但是,復制蘇聯的設計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行知先生說的好:“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國家的電機還是得自己來設計。
根據小張提供的信息,1958年,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中小型電機研究室主持進行了全國第二次電機統一設計。這次設計包括參照蘇聯資料設計的J2、JO2系列異步電動機和T2系列同步發電機。其中,J2、JO2系列是集中全國相關力量自行設計的,更是我國工業產品走向自主設計的代表作之一。
JO2型異步電動機
再后來,我們已經不滿足于跟在蘇聯老大哥的后面亦步亦趨,為了趕上國際先進水平,1975年電工局組織了Y系列小型異步電動機統一設計工作。1996年,為了提高中國小型電機技術經濟性能、開拓國際市場,中國又聯合設計了Y2系列異步電動機。
而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中國一些電機企業就從國外引進中小型同步發電機設計制造技術,如無錫電機廠、柳州電機廠和汾西機械廠從西德西門子公司引進了IFC5和IFC6系列同步發電機技術。
IFC型同步發電機
“其實這些年我們國家的電機產業,說白了就是仿制、自主設計、引進、輸出的過程,通俗點來講,就是蘇聯師傅領進門,我們修行在自身,然后腰桿子硬了,就出師自創門戶了哈哈……”聽小張在說這段歷史的時候,可以明顯看到他臉上得意又神氣的笑容,可惜沒有抓拍到,向大家道歉。
03
自創門戶關鍵要義:人無我有,人有我精
聽小張講了20世紀中國的電機史,我又問了他對現下正熱的永磁電機、輪轂電機還有發卡電機的看法。
“永磁電機主要是不可逆退磁問題最讓人頭疼,如果設計或使用不當,電機在過高或過低溫度時,在沖擊電流產生的電樞反應作用下,或在劇烈的機械振動時有可能產生不可逆退磁,而輪轂電機被放置在狹小的車輪內,容易出現冷卻不足導致電機過熱燒毀的情況,這兩種都是涉及到電機的散熱和強制冷卻問題。至于發卡電機,主要是工序比較復雜而且制造容錯率很小,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
沒想到已經不在電機一線工作這么多年的小張,仍然十分關注我國電機行業的發展,其實我問這個問題只是為了湊字數的,羞愧.JPEG
順著剛剛的問題,我又問了他對于中國目前中小型電機企業發展的建議,他顯得有些激動,似乎早就想說這個話題:“一定要大力發展特殊電機和專用電機!只有掌握別人沒有或者說別人鮮有的技術,我們才能不被行業所淘汰,否則就只能跟在別人屁股后面追,就算最后追到手了也只是得了別人吃剩下的”。
是啊,像近幾年來興起的電機,其核心技術都不在國內,而我們的一些生產廠家不專注于研發新技術和提高產品質量,反而去搞壓價競爭,導致最后出現巨大的廢品、次品、返修品等不良損失,且那些技術含量高的特殊電機、專用電機需求缺口非常大,而我們只能依靠進口。
這個問題就像當年貿易強國荷蘭被工業新秀英國打敗一樣,金錢可以買到產品,卻買不到生產力,自己掌握生產,即使可能不是第一個吃到螃蟹的人,但是不要忘了,第一個見到這只熟螃蟹的人,是烹飪它的廚子。
|